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2022年,在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影响下,医药投融资市场降温明显,不少企业开始主动调整收缩。那么,生物医药行业的“冬天”是否已经来临?
作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温度计”,CXO(医药外包)行业企业的业绩数据将是最直观的反映。
从202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就可见一斑,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凯莱英、博腾股份等在内的CXO头部企业皆实现了高速增长。
对此,有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CXO行业的发展逻辑始终是全球创新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服务外包渗透率的提升,业绩表现上也符合宏观市场的增长趋势。就二级市场股价而言,CXO企业的股价亦在短期内受各类下游医药行业政策影响以及市场投资者的估值认知影响。
根据药明康德三季度财报数据,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8%至106.38亿元,仅第三季度即完成百亿收入。实现归母净利润73.78亿元,同比增长107.1%。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189.91亿元,同比增长110%;来自欧洲客户收入28.97亿元,同比增长21%;来自中国客户收入53.18亿元,同比增长30%;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22%。2022年1-9月,营业收入同比强劲增长71.9%至283.95亿元。
泰格医药三季度报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4.06亿元,同比增长59.23%,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减少9.9%,扣非归母净利润11.92亿元,同比增长37.2%,经营性现金流8.25亿元,同比增长13.31%;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8.12亿元,同比增长35.35%,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减少21.56%,扣非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29.02%。
凯莱英的公司业绩也持续了高增长态势。10月28日,凯莱英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12亿元,同比增长167.25%。归母净利润27.21亿元,同比增长291.59%、扣非归母净利润26.83亿元,同比增长350.16%。其中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27.70亿元,同比增长138.25%。归母净利润 9.81亿元,同比增长269.40%,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得益于此前收到的大订单陆续实现交付,博腾股份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创出历史新高。据博腾股份发布财报显示,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8亿元,同比增长157.05%;归母净利润15.78亿元,同比大增337.42%;扣非后净利润15.77亿元,增幅346.9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3.04亿元,增幅高达819.16%。其中,原料药CDMO业务实现收入51.79亿元,同比增长157.23%;制剂CDMO业务实现收入1815.75万元,同比增长261.80%;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实现收入1701.14万元,同比增长68.80%。
相比上述四家CXO企业超50%的营收增速,康龙化成略逊一筹糖心vlog官网。根据康龙化成发布的202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74.03亿元,同比增长39.63%。由于投资收益损失等非经常性损益,公司归母净利润还出现了罕见下滑,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61亿元,同比下降7.59%。扣非净利润为10.58亿元,同比上涨13.62%。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27.68亿元,同比增长37.31%。归母净利润为3.76亿元,同比下降20.95%。扣非净利润为3.78亿元,同比增长8.79%。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基于全球范围内创新药研发生产外包需求不断提升的整体趋势以及一级市场医药投融资的火热,国内CXO行业内公司的业绩增长有着有力支撑,以各CXO上市企业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订单量与营收的增长也符合预期,龙头企业也均显示出高于市场平均的业绩高速发展。
“从长期来看,国内CXO企业一方面将持续进行估值回归,市场投资者将基于行业认知加深对企业进行更合理的估值,另一方面行业内公司的业绩发展仍将跟随下游医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投资的硬逻辑支撑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王文华说。
西南证券分析认为,CXO板块仍是兼具确定性与成长性的优质板块,国内创新药进入收获期,进一步为CXO板块带来增量空间,预计板块业绩保持高增长确定性较高。首创证券则指出,从公司、行业多项指标来看,CXO板块业绩确定性强,目前主要CXO公司估值已经回落至近年来低位,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逆势增长的CXO板块,不仅业绩亮眼,更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因此也吸引了不少“甲方”药企入局。例如,今年5月,信达生物推出夏尔巴生物,除对信达生物现阶段生物药管线的生产供应外,夏尔巴生物也将承接CDMO业务,作为提升公司效益的手段;3月,拥有多个商业化项目的复宏汉霖推出全资子公司安腾瑞霖,注册资本6.93亿元,正式对外承接生物药CDMO服务;2021年底,三生制药宣告上海晟国医药开展有限公司将作为三生制药旗下CDMO渠道独立运营。
此外,在市场机遇之下,CXO企业泓博医药将于11月1日正式登陆A股创业板。此次泓博医药IPO拟募资4.77亿元,其中3.87亿元用于临床前新药研发基地建设项目。
随着行业企业不断扩产、新入局者不断,也有业内人士当心,容易造成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
对此,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全球CDMO企业都在扩张产能,主要是受到客户需求的驱动。例如,渤健(Biogen)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生物药获批带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罗氏、礼来等大公司都在布局相关管线,老年痴呆领域的生物药产能需求是巨大的,未来可能是上百万升的产能需求。此外,跨国药企的产能建设步伐一直在放缓,目前行业趋势是由CMO来承接生物制药产能。基于此,可以认为全球产能并没有真的过剩。
“目前中国市场生物制药产能可能存在过剩现象,这种‘过剩’主要是指服务于中国本土市场,但是如果是服务于全球市场就不存在过剩。有些中国药企为了解决自身产能过剩的问题转型做CMO。”陈智胜认为,两者不是一个商业模式,鱼和熊掌很难兼得。
东吴证券分析认为,医药研发投入将持续增长,研发外包服务渗透率将继续提升,有助于维持CXO行业高景气度。
如此可见,CXO赋能创新药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的市场趋势,这也是由整个行业发展大背景决定的。眼下,创新药正出于“量”“质”齐升的时代,同质化创新待突破。中国已经完成了创新药初始的量变过程,医药创新能力也逐步得到了国际认可,越来越多由中国公司开发的创新药正走向国际。但近一年来,资本市场风云突变,生物医药板块持续震荡下行,给整个行业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对此,王文华分析认为,CXO行业成长的基本逻辑在于,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外包服务在医药研发中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这也是其基本价值所在。尽管CXO的股价经常出现异动,而这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受下游医药行业的政策影响,如仿制药集采、创新药临床对比药物选择限制等。不论政策是否真的对CXO行业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利好或利空作用,市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存在过度反应的,因此也导致了市场投资者短期内对CXO企业的出现了过高或过低的估值错误,因而引发了股价异动。
“长期来看,CXO跟随创新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仍是医药领域的主要成长点之一,市场投资者在长期观察政策变动与认知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势必也将对CXO行业的成长空间有着更为理性的判断,因此CXO行业的估值与股价最终也还是会回归合理区间。”王文华说。
实际上,近期CXO板块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CXO指数在10月10日到18日期间累计涨幅达到8.77%,虽然此后有所回调,但表现也远超大盘。
但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做好一定的市场风险把控及战略调整。陈智胜指出,布局国际市场依旧是重要一环。从业务覆盖情况来看,对CXO行业来说,约95%的市场在中国以外地区。
“我们也开展了全球布局规避风险,在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布局研发生产基地,如果客户有需求,我们可以灵活切换到全球其他基地执行项目。中国药企大部分都是基于中国市场发展,真正走出去可能还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中国大部分CXO企业都是服务于全球市场,欧美市场收入占比更重。”陈智胜说。
这也符合当下中国药企的发展方向。“中国公司一定要争取出海,不能仅仅靠中国市场的发展。海外市场空间可能是中国市场空间的十倍、二十倍,空间更大。”陈智胜介绍,从技术领域来看,我们看到在双抗和ADC领域涌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中国企业,也有很多跨境合作,预计会成为下一轮生物制药产业的主要增长点。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